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傅送保:奋战科研攻关路

|原发: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放大 缩小

他一年出差超250天,扎根项目现场,奋战科研工作。同事们常说:“他始终活力四射,连20多岁的小伙子都自叹不如。”他就是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化工首席工程师/项目长傅送保。


傅送保有一件“宝贝”,存放在北京昌平中国海油未来科技城里,那是烯烃氢甲酰化技术的关键催化剂“双膦配体”。这种装在透明的类蛋壳容器里的物质,承载着傅送保和团队四年间的研发心血。


找方向,日夜兼程不停歇


2016年,刚转职担任石油化工首席工程师/项目长的傅送保,接了一个“急活”。当时,中国海油的副产碳四烯烃资源多达200万吨,大部分只能转化为液化气或转卖给其他企业,价格低廉且产品价值利用率不高。提高碳四烯烃的附加值,打造具有海油特色的高端产品,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没日没夜地查资料,隔三岔五地跑现场,成了项目组调研初期的常态。“我刚落地惠州,今天下午交流完,晚上就能赶到包头,见面谈。” 项目调研期间,傅送保电话不停,行程不断。装置现场是他最常待的地方,几乎日日钻塔爬罐。


经过近半年的跟踪调研,项目组将目光锁定烯烃氢甲酰化技术。该技术可将碳四烯烃转化成分子量大的2-丙基庚醇等高附加值产品,这类产品是新型环保增塑剂的重要原料。此前,国内市场在巨大缺口,若能突破此技术瓶颈,对研发出高附加值、差异化的中国海油特色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带头冲,老将也有少年勇


从课题确定的那一刻开始,沉甸甸的研发任务便实实在在压在每一个课题组成员的身上。傅送保迎难而上,带着一支主要由80后、90后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启了征程。


鏖战2年,通过反复尝试不同配方和路线,经过数千次调整和测试,团队突破了技术瓶颈,开发出关键催化剂“双膦配体”。该配体性能稳定,在混合碳四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活性好、目标产物选择性高,各项指标优异。看到来之不易的化验数据,傅送保和同事并不意外,但是内心还是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激动。


“一项技术的实验室成功只是开端,实现工业化生产才是最终目标。”顾不上享受成功的喜悦,傅送保又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下一项工作——在包头建氢甲酰化工业侧线装置,利用工业混合碳四烯烃对催化剂和整体工艺进行数据评价。


侧线装置建设难度大、进度慢。30多度的高温下,傅送保在建设现场一刻不停地忙碌,小至管线、法兰的安装,大至整体协调与方案提供,他都得兼顾。看着健步如飞的傅送保,厂家技术人员笑着调侃:“傅工一点也不像50多岁的人啊。”


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兼程,最终侧线试验结果显示:双膦配体催化剂较国外配体催化剂损耗降低25%,使用性能优于国外同款产品,且价格降低了近40%,工业侧线试验顺利完成。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双膦配体凭借其快准稳的工业试验以及价格优势,迅速赢得市场青睐,于2018年9月实现工业应用。


守初心,闯过一关又一关


傅送保从事烯烃氢甲酰化技术研发并非偶然。自研究生毕业后,他着手炼油化工高浓度废液研究,通过末端治理进行炼油化工工艺优化。改进前端生产工艺,深耕绿色化工技术开发研究,走炼油化工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之路成了傅送保的主要科研方向。


烯烃氢甲酰化技术在工业装置成功应用后,于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成果创新性强,技术指标先进,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引领了产业技术升级与行业科技进步!


正当大家为取得的成绩喜悦之时,傅送保又投入到混合碳四氢甲酰化生产高碳醇工艺包的研究中,他说:“烯烃氢甲酰化成套技术不单单是研发一个催化剂,还要形成完整的工艺包。我们要把环保型增塑剂醇生产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通过各项研究,这套中国海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碳四氢甲酰化生产高碳醇工艺包已通过专家审核,它可实现碳资源高效利用,为我国炼化企业开辟一条差异化、特色化技术路线。


现在,傅送保正带着年轻的团队开始征战下一个项目,坚持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技术与产品,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追逐者,步履不停,笃行不怠。


(责任编辑:闫静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